儿科医生提醒父母:夏季是腹泻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引起腹泻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千万不能一腹泻就用抗生素,否则会造成不良后果。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儿童在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品或饮用了被污染的饮料等就可能发病。痢疾杆菌进入体内后,侵入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破坏细胞的屏障,使结肠黏膜发生溃疡、脱落、出血。
菌痢症状:
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
结肠黏膜溃疡、脱落、出血形成的脓血与肠道内的粪便一起排出,呈脓血样大便;
患儿有肛门坠胀、大便想拉又拉不出的感觉。
治疗对策:
腹泻患儿,特别是出现脓血便者要及时化验大便,一旦确诊要及时用抗生素治疗。有痉挛性腹痛者,不可随意使用解痉剂或抑制肠蠕动的药,以免导致大量毒素和细菌滞留在肠道而加重中毒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了菌痢病的儿童,没有腹泻症状,却表现为高烧、嗜睡、面色苍白、四肢厥冷、阵阵抽风、血压下降等症状,通过粪便化验才证实是患了菌痢,这便是中毒型菌痢。由于中毒型菌痢来势凶猛,在发病初24小时内变化急剧,延误诊治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在夏季遇到突发高烧、血压下降、呼吸循环衰竭而找不到病因时,即使没有腹泻也要警惕是中毒型菌痢,可采用灌肠的方法获取粪便进行化验来确诊。
病毒性腹泻
大多由轮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病毒直接侵袭肠黏膜,使受损的肠绒毛变平变短,吸收面积减少,吸收功能发生障碍而导致腹泻。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