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肥胖症是目前生活中很常见的,是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为肥胖症。但是针对于小儿肥胖症的发病原因有不少家长还不是很清楚,所以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小儿肥胖症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小儿肥胖症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遗传因素:临床上有很多小儿肥胖症患者都有家族肥胖史。父母双方肥胖,其子女大约有70%~80%发生肥胖;父或母其中一人肥胖,子女发生肥胖的几率大约为40%~50%;父母均为瘦体型,子女发生肥胖的可能性仅为9%~14%。这主要是因为儿童的活动量、饮食习惯可能受父母和家庭的影响。另外,静息和活动的能量消耗基础水平由遗传决定。
2、饮食习惯:家长的喂养过度也是小儿肥胖症的发病原因之一,过食,使过剩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体内造成肥胖,而人体脂肪含量与食物中脂肪含量相关。婴儿期肥胖受出生体重、喂奶量和过早添加固体食品等影响。孕母怀孕后期摄食过多、体重增加过速或患糖尿病,会使胎儿体脂过多和出生时超重。婴儿和儿童期摄食过度可以成为成人期肥胖的原因。
3、生活方式:小儿长期久坐也会引发肥胖症。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久坐的生活方式,使肥胖发生率上升。近10年来,这种生活方式也在我国蔓延,例如学龄儿童缺乏运动,每天放学后必须完成大量的课外作业,或有的孩子长时间看电视。
4、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与小儿肥胖症有着密切的联系,包括社会因素、家庭文化水平、经济基础、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和肥胖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关系。在人们从贫困走向富庶的阶段,往往摄入碳水化合物过多,而蛋白质摄入不足,这种“小康型饮食”往往会导致营养不良性的肥胖。
5、神经内分泌与能量代谢:肥胖的发病原因还包括摄食超量和能量消耗减少,造成了能量正性平衡的结果。现一致认为调节摄食的中枢位于我们大脑的一个特殊结构—下丘脑,其外侧是饥饿中枢、内侧核是饱足中枢。
关于小儿肥胖症的发病原因上面给大家介绍出了几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而预防儿童肥胖症的关键是限制过食和适当地增加运动,这样才能减少热量的摄入增加热量的消耗。重点提醒:对于肥胖症千万不可用饥饿的办法来减肥,否则影响身心健康和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