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泻(也称消化不良),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儿,急性可分二型。轻型腹泻:每天数次至十余次,粪便呈蛋花汤样,偶有溢乳及呕吐,轻微腹胀等;重型腹泻:每天十次以上,多达数十次,水样便,呕吐,发热、面色发灰,烦躁不安,甚则昏迷、惊厥,并有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婴儿腹泻有伤食型、脾湿型、湿热型和脾虚型。只有区别不同症状,选择食疗,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伤食泻】
腹泻次数不多,大便粘滞不化,味酸臭,恶心,吐奶快,腹部胀硬,食差,面颊发红,病儿烦急,手、足心热,舌苔厚腻。治疗时,应酌情选用以下具有清热消导作用的验方。
◆山楂炭12克,青皮6克。
◆用法:共研细粉,合匀,加水160毫升,调成糊状,加红糖适量,隔水蒸20分钟。每次服15毫升(约1汤匙),每日4次,每剂分3天服完。
【脾湿泻】
多发于暑天,大便呈水样,臭味不大,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好,无烦躁口渴,舌苔白腻,舌质淡红。治疗时,应酌情选用以下具有健脾利湿止泻的验方。
◆苍术3克,白术3克,陈皮3克,半夏2克,薏米5克,茯苓3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湿热腹泻】
多发于夏秋季,腹泻次数多,每日可达10次以上,呈水样黄绿色便,味腐臭,可出现疲乏无力,烦躁口渴,舌苔黄腻,舌质红,尿少而色黄。治疗时,应酌情选用以下具有清热利湿的验方。
◆木通3克,滑石3克,淡竹叶5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脾虚泻】
多发生于久病之后,身体虚弱消瘦,面色发黄,皮舒服肌肉松软,精神不振,喜睡懒动,舌质淡白,舌苔薄或舌苔少。治疗时,可酌情选用以下具有健脾益胃的验方。
◆伏龙肝(灶心土)30克,白胡椒3粒,全蝎2克,炮姜5克,炙甘草6克。
◆用法:先将伏龙肝研成细粉,水煎,待沉淀后,取其上清液与众药合煎,去渣后,少量多次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