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孩子在刚刚出生后的几个月,很容易产生鹅口疮的问题的,这种疾病往往没有疼痛感,所以一旦发生,很容易出现蔓延性,对于这种疾病相关症状,作为父母应该了解,下面和大家分享一张就是,鹅口疮都有哪些症状。
临床表现: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
1.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黏膜上。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黏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白斑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黏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严重者可蔓延至食管、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引起鹅口疮的原因
主要由于小孩抵抗力低下,如营养不良、腹泻及长期用广谱抗生素等造成,也可通过污染上霉菌的食具、奶头、手等侵入口腔造成。
鹅口疮处理方法有什么
1.用2%苏打水溶液少许清洗口腔后,再用棉签蘸1%龙胆紫涂在口腔中,每天1~2次。
2.用制霉菌素片1片(每片50万单位)溶于10毫升冷开水中,然后涂口腔,每天3~4次。一般2~3天鹅口疮即可好转或痊愈,如仍未见好转,就应到医院儿科诊治。
阅读了以上的文章,我们了解清楚了鹅口疮的问题,知道了大部分发病在口腔内部,而且呈白斑,如果不及时治疗的情况下,它会通过呼吸道,传染到孩子的咽部,严重影响孩子的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