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鹅口疮
快速搜索

鹅口疮的一些常识性知识有哪些

2015年05月05日

鹅口疮的一些常识性知识有哪些

鹅口疮让越来越多的儿童受到了伤害,而且影响到了他们的口腔健康,该病的发生会导致患儿的口腔内部出现很多的分秘物,由于出现疼痛的症状,导致患儿哭闹,给家长们带来困扰,让我们来认识一下鹅口疮的相关常识吧。

鹅口疮(thrush)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moniliasis),鹅口、雪口、鹅口疳、鹅口白疮。是由真菌传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见于婴幼儿。鹅口疮口炎是指口腔粘膜的炎症,若病变限于局部如舌、齿龈、口角亦可称为舌炎、齿龈炎或口角炎等。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和维生素bc缺乏等。常由细菌、病毒、真菌或螺旋体感染引起。

食具消毒不严;口腔不卫生或由于各种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有利于口炎的发生。口炎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鹅口疮、疱疹性口炎、溃疡性口炎等。鹅口疮又名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口炎。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时奶头不洁及污染的乳具感染。

轻症可见口腔粘膜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强行剥离后局部粘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不痛,不流涎,一般不影响吃奶,无全身症状;重症则全部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甚至可蔓延到咽、喉头、食管、气管、肺等处,可伴低热、拒食、吞咽困难。取白膜少许放玻片上加 10%氢氧化钠一滴,在显微镜下可见真菌的菌丝和抱子。

由于新生儿免疫机能低下,分娩时经过产道感染或生后喂养因奶瓶、奶嘴消毒不严,或用不洁之物揩洗口腔而感染鹅口疮,也可经不洁之母亲奶头而感染鹅口疮。

过长时间服用抗生素,致使新生儿肠道内菌群紊乱,也是鹅口疮的发病原因之一。新生儿鹅口疮轻者仅在口腔两颊粘膜上可见白色点状或片状物,很像奶凝块的模样,如果发展下去将遍及全口腔粘膜,宝宝虽然饥饿,哭闹觅食,但奶到嘴里却因疼痛摇头拒食、不肯吸吮。严重时可引起的口腔霉菌感染,并蔓延到下消化道,引起霉菌性肠炎。

预防治疗鹅口疮,首先对产妇的阴道霉菌病应积极治疗,新生儿出生后对所用食具应严格进行煮沸消毒。当发现宝宝口腔内有类似奶瓣的斑块时,不要随便揩洗,以免粘膜损伤引起感染。治疗鹅口疮最简便的方法是用市售紫药水涂患处,每日1至2次,如果仍不见好转,再用制霉菌素涂抹,一般几天就可治愈。万万不可用布去擦,以免继发细菌感染。

对于鹅口疮疾病的相关知识小编就先介绍到这里了,鹅口疮带给孩子很多的痛苦,为此朋友们应当去预防鹅口疮才可以,而且还要多去了解该病的相关知识,卫生一定的做到位,特别是孩子的日常饮食是需要及时调整的,注意保持清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