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以腹泻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发病年龄以2岁以下为主,其中1岁以下者约占50%。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季发病率最高。
婴幼儿腹泻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一)感染性腹泻
1.肠毒素性肠炎 由各种产生肠毒京的细菌所致。一般细菌不侵入肠黏膜,不产生病理形态学变化。临床特点是除腹泻脱水外,多数无发热等其他全身症状,粪便中无白细胞。
2.侵袭性肠炎 由各种侵袭性细菌所致。细菌侵入肠教膜组织,引起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溃疡和渗出等病交,排出含有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的菌痢样粪便。另外,侵袭性细菌引起肠炎时,肠系膜淋巴结均可肿大。
3.病毒性肠炎 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使细肥发生空泡变性、坏死,其微绒毛肿胀、不规则和变短;受累的肠教膜上皮细胞脱落,遗留不规则的裸露病变;固有层可见淋巴细胞浸润。
(二)非感染性腹泻
当进食过量或食物成分不恰当时,消化过程发生障碍,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和吸收,积滞于小肠上部,同时酸度减低,有利于扬道下部细菌上移与繁殖,使食物产生发酵和腐败过程,使消化功能更为紊乱。分解产生的乳酸等使肠腔内渗透压增高,井协同腐败性毒性产物(如胺类)刺激扬壁,使肠蠕动增加,引起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