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新生儿硬肿症
快速搜索

新生儿硬肿症的诊断标准

2015年05月09日

20110415

新生儿硬肿症为一临床症候群,主要由寒冷损伤或严重感染引起,以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征。诊断标准有以下几点:

一、高危因素:

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多见,寒冷、缺氧、严重感染可加重或诱发本症。

二、局部表现:

包括皮脂硬化和水肿两种病变。本症易累及下肢、臀部、面颊、上肢、背、胸、腹等部位。皮脂硬化表现为患处皮肤变硬,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易捏起和推动。严重时肢体僵硬不能活动,皮肤呈紫红、苍灰或发绀。水肿呈可凹性,与硬化并存。

三、全身表现:

硬肿面积越大,各器官功能损害越重,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

(一)低体温:体温常在35℃以下,全身或肢端发凉。

(二)反应低下:不吃、不哭、少动。

(三)多器官功能损害:严重病例出现微循环障碍、休克、DIC、肺出血、肾功能衰竭等。(责任编辑:linli)

更多新生儿硬肿症问题,请点击→

(本文内容/图片转自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