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鹅口疮
快速搜索

鹅口疮的治疗及注意事项

2015年09月21日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口炎。

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时奶头不洁及污染的乳具感染。

鹅口疮的治疗及注意事项

临床表现

1、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粘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为严重者,病变可蔓延至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治疗

1.用2%苏打水溶液少许清洗口腔后,再用棉签蘸1%龙胆紫涂在口腔中,每天l一2次。

2.用制霉菌素片1片(每片50万单位)溶于10毫升冷开水中,然后涂口腔,每天3—4次。

注意事项

母乳喂养者,每次喂奶前后,母亲均应洗手、洗乳头。人工喂养者,对用过的奶嘴、奶瓶,应先用4%的苏打溶液浸泡消毒半小时现清洗,煮沸消毒后备用。

患儿的洗漱用具(脸盆、毛巾、漱杯等)和食具应单独使用,用毕煮沸消毒15分钟。

宜给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而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避免摄入过酸、过咸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疼痛。同时多喂水,以清洁口腔,防止感染。

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有轻度发热,烦躁不安,应去医院;若发现口腔粘膜上有乳凝块样物,向咽部以下蔓延,亦应送医院治疗,以防止发生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

病重及营养不良患儿应积极治疗,并给予适量维生素B及维生素c。咽部有白膜时就轻轻揭去,涂擦制霉菌素甘油或龙胆紫液,以免冲洗时白膜脱落,发生窒息危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