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鹅口疮
快速搜索

鹅口疮的症状以及检查有什么

2015年06月24日

孩子患上鹅口疮的原因有什么呢,家长们只有知道了孩子患病的原因,才能在生活中够帮助孩子避免这些因素,所以家长们要好好的学习和掌握孩子的患病原因,希望家长们呢能够在下面我们的介绍中学习到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鹅口疮的症状以及检查有什么

卫生不到位 孩子“鹅口疮”症状:

孩子的口里,出现白颜色的东西,看起来有点像奶块,开始是一小片一小片,慢慢地融合成一大片。一般的奶块很容易擦掉,但是鹅口疮则不易擦掉。有的父母会用手强制扣掉,被剥落的部位会出血,没有多久,你会发现在原来的部位又出现了新的白片。

一般情况下,孩子出现“鹅口疮”,不痛、不影响吃奶,也不会出现其他症状;但是如果鹅口疮特别严重,整个口里都被覆盖住,这个时候孩子可能会出现呕吐、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妈咪呵护:

1.鹅口疮在新生儿中很多见,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婴幼儿抵抗力差,易通过食具、奶头等途径受霉菌感染。

2.预防鹅口疮的最好方法就是做好哺乳时的清洁卫生:

对于母乳喂养的孩子,妈妈在让孩子进食前,要做好个人的清洁卫生,用清水轻轻擦洗孩子的入口部分,妈妈的内衣要保持清洁、干燥,注意洗手;

吃配方奶或者是混合喂养的宝宝,要注意奶瓶的清洁卫生,使用前用开水煮一下,一般以20分钟为宜;

鹅口疮-病理概述

鹅口疮又叫急性伪膜型念珠菌病,好发于新生儿、小婴儿,特别是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的患者。鹅口疮可发生于口腔的任何部位,以舌、颊、软腭、口底等处多见。首先有粘膜充血、水肿,口内有灼热、干燥、刺激等症状。经过1-2天,粘膜上出现散在白色斑点,状如凝乳,呈半粘附性略微高起。随后,小点逐渐融合扩大,成为形状不同的斑片。最后斑片又相互融合。经过数日,白色斑块的色泽,转为微黄,日久则可变成黄褐。白色斑片与粘膜粘连,不易剥离,若强行撕脱,则暴露出血创面,但不久又被新生的斑片所覆盖。

患者有口干、烧灼感及轻微疼痛。有时可出现患儿烦燥拒食,啼哭不安等情况,一般全身反应不明显,部分患者可有体温升高。如果治疗不及时病变可向口腔后部蔓延至咽、气管、食道。引起食道念珠菌病和肺部的念珠菌感染,同时出现吞咽困难。少数病例病菌可进入血液循环,成为白色念珠菌败血症,病情危重,偶尔可引起心内膜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因此,孩子得了鹅口疮,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停止使用抗生素。小儿喂养用具要清洁与消毒。注意防止因喂养工作人员而引起的交叉感染。可用2%-4%碳酸氢钠液擦洗口腔,每日3-4次。可用10万单位制霉菌素甘油液涂擦。幼儿局部涂0.1%龙胆紫,每日2-3次。可适当补充维生素。

通过上面我们的介绍,现在家长们对这些知识应该有所了解了吧,家长们要认真的学习上面的知识,要知道孩子的健康是要家长们的细心呵护才能实现的,那么家长们要怎样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呢,我们在文章中讲述的很详细,希望家长们能够很好的学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