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鹅口疮
快速搜索

鹅口疮的相关表现到底会是什么呢

2015年06月04日

鹅口疮的相关表现到底会是什么呢

鹅口疮是婴幼儿身边多发的疾病,此病的发生会导致患儿的口腔内部受到伤害,关于鹅口疮发病后的相关表现是很多朋友不了解的知识,也是家长们必须要了解的知识,来看看鹅口疮疾病的相关表现主要会有哪些呢,往下看认识一下吧。

鹅口疮的相关表现:

临床症见舌上、颊内、牙龈,或唇内、上腭散布白屑,可融合成片。重者可向咽喉等处蔓延,影响吮乳及呼吸。本病多见于新生儿、久病体弱儿,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者;且取白屑少许涂片镜检,可见真菌的菌丝及孢子。鹅口疮轻证,除口腔舌上出现白屑外,并无其他症状。重证时白屑可蔓延至鼻腔、咽喉、食管,甚至白屑叠叠,壅塞气道,妨碍吮乳,啼哭不止。若见脸色苍白或发灰,呼吸急促,哭声不出者,为危重证候。凡病程短,口腔白屑堆积,周围红,烦躁多啼,便干尿黄,舌红者,多属心脾积热之实证治以清热泻火解毒。病程长,口腔白屑散在,周围不红,形瘦颧红,手足心热,舌光红少苔者,多属虚火上浮之虚证,治以滋阴潜阳降火。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口炎。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时奶头不洁及污染的乳具感染。轻症可见口腔粘膜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强行剥离后局部粘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不痛,不流涎,一般不影响吃奶,无全身症状;重症则全部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甚至可蔓延到咽、喉头、食管、气管、肺等处,可伴低热、拒食、吞咽困难。取白膜少许放玻片上加 10%氢氧化钠一滴,在显微镜下可见真菌的菌丝和抱子。

婴儿鹅口疮是一种霉菌(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粘膜感染性疾患。患儿口腔布满白色物质,形状如“鹅口”,因此叫“鹅口疮”。孩子患这种病,主要是奶头、食具不卫生,使霉菌侵入口腔粘膜。长期服用抗生素的孩子也容易患此病。

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著。用1%龙胆紫涂搽疗效也不错,但因用药后口唇周围染色,影响观察并污染衣物,故临床上用得很少。

我们认识到了以上的知识之后,对于鹅口疮的相关表现特别的了解了,鹅口疮带给我们的伤害是十分严重的,所以说大家要重视鹅口疮的出现,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了鹅口疮的症状,要注意治疗,而且口腔内部的卫生也要多加注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