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小儿腹泻
快速搜索

婴幼儿容易发生腹泻的原因有哪些

2015年10月24日

婴幼儿容易发生腹泻的原因有哪些

很多家长会想要知道,婴幼儿为什么容易发生腹泻?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原因有哪些呢?小儿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之一,不仅会影响患儿的营养吸收和消化,还会影响患儿的身体发育。因此,家长对婴幼儿腹泻极为担心。那么婴幼儿为什么更容易发生腹泻呢?

婴幼儿腹泻除了与外在因素有关外,婴幼儿的自身内在因素也是致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婴幼儿时期,特别是1岁以下的婴儿,生长发育速度较快,新陈代谢比较旺盛,需要的热量和营养物质比年长儿更多,但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消化液分泌较年长儿少,胃酸浓度较低,消化酶活性较低,造成胃肠道的负担很重,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如果在此时期家长的喂养不当或护理不周,很容易引起婴幼儿腹泻。

另外,婴幼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对消化系统的调节机能较差。这个时期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抗体浓度较低,肠道外感染的机会较多。肠道产生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浓度也低,所以肠道粘膜抗感染的能力低下,肠道内感染的机会也较多。婴儿体液分布与年长儿不同,细胞外液比例高,腹泻时容易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紊乱。这个时期佝偻病和营养不良发病数多,此类婴儿消化能力弱,更易发生腹泻。一般将腹泻分为两大类,即感染性与非感染性。

引起感染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为细菌和病毒。细菌中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等;病毒最多见的是轮状病毒。病毒侵入肠道,使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回吸收水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肠液大量排出。同时,病变的肠黏膜细胞分泌双糖酶不足,活力下降,使糖类消化不全,而滞留肠腔内,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有机酸使肠道渗透压升高。细菌也可以在肠道产生肠毒素,刺激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大量肠液并引起血管内皮损伤。细菌侵入肠黏膜固有层,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引起上皮细胞破裂,肠黏膜损伤,溃疡出血,排出含有红细胞、白细胞的痢疾样的大便。胃肠管黏膜通透性增强,消化酶分泌减少,吸收障碍等因素,也可以使肠蟹黏膜转运过程的障碍,畅管运动亢进,导致腹泻。

婴幼儿发生非感染性腹泻主要是由于胃肠功能紊乱,或缺乏某种消化酶所致。多数是由饮食不当引起,常见于夏秋两季。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①婴幼儿进食过量,添加辅食过急或食物品种过多,或食用过多油腻带渣的食物,都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使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食物成分不适宜或变化过快,如突然增加辅食或改乳类为谷类食物,或喂养淀粉、蔬菜、脂肪比例不当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小儿腹泻。②婴幼儿进食不足,经常处于饥饿状态,可导致饥饿性腹泻;③食物或使用的餐具不洁净,使婴儿吃进带细菌的食物容易引起胃肠道感染。④宝宝患消化道以外的疾病(如感冒、肺炎等),可因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⑤夏季气候炎热,或冬季室温过高,孩子出汗多,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下降,孩子消化能力降低。有的孩子睡觉时爱蹬被子,腹部受凉或者孩子吃冰棍、喝冷饮,寒冷刺激也会诱发肠蠕动增加,导致非感染性腹泻。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多数家长都明白了为什么婴幼儿容易发生腹泻了吧,希望家长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尽量避免接触导致婴幼儿腹泻的因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