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小儿腹泻
快速搜索

小儿腹泻疾病的食疗措施主要有哪些

2015年11月02日

小儿腹泻疾病的食疗措施主要有哪些

生活中腹泻这种疾病较为多见,很多的儿童会出现腹泻的症状,导致他们的肠胃异常,而且带给他们很多的危害,腹泻疾病的发生需要去改善患儿的饮食,在这里就为朋友们来介绍一下小儿腹泻疾病的食疗措施有哪些呢。

小儿腹泻的食疗措施:

山药苡仁粥,取山药粉3~6克,炒薏苡仁、炒扁豆各3克,粳米5克,加水煮粥,每天1~2次服食。具有健脾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患儿脾虚腹泻。

山药扁豆粥,取鲜山药(去皮,洗净)30克,白扁豆15克,粳米30克。先将粳米、扁豆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八成熟,再将山药(捣成泥状)加入一起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2次温食。具有消暑化湿、健脾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患儿湿热并重型腹泻。

茯苓粳米粥,取茯苓粉、车前子、粳米各5~9克。先将车前子(布包)入锅中加水煎半小时后取出布包,再将茯苓粉、粳米一起放入煎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早晚各服食1次。具有清热健脾、利湿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患儿湿重于热之腹泻。

丝瓜叶粥,取鲜丝瓜叶30克,粳米30克。先将丝瓜叶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再滤取煎汁煮粳米为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分2次食用。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湿之功效,适用于患儿感受外邪、热重于湿型腹泻。

大枣粳米粥,取茯苓粉、大枣、粳米各6~9克。先将大枣去核切碎,放入锅中加水浸泡20分钟,然后把粳米、茯苓粉一起加水煮成粥,服时加适量白糖,每天2次。具有健脾补中、利湿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患儿泄泻止后的调养。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1、合理母乳喂养,打算在夏秋季给宝宝断奶的家长们,请暂停该想法。因为母乳含有宝宝所需要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孩子消化和吸收,母乳喂养对宝宝的腹泻预防和治疗都有好处。

2、谨慎服药,千万别乱用抗菌药物。实际上抗菌药只对细菌性腹泻有效。如是病毒所致,或由于饮食不当而引起的腹泻,抗菌药物不但无效,反而会杀死肠道内的"好"细菌,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

3、饮食合理,千万别禁食。以往对宝宝腹泻,比较强调孩子尽量少进饮食或干脆禁食,怕的是吃得多,拉得更多。近年来,认为禁食有害无益,特别是在腹泻大量丢失水分的情况下,会加重脱水和酸中毒;如果宝宝处于饥饿状态,会引起肠蠕动增加和肠壁消化液分泌过多而加重腹泻。

4、重视补充液体,宝宝腹泻时不但容易脱水,还会损失体内的电解质,所以重视补充液体至关重要,最合适的补液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可按包装上的说明加入适量白开水,分次饮用。

认识到了以上的这些介绍之后,相信家长们已经清楚的了解到了小儿腹泻的食疗措施是什么了,腹泻的发生是由于很多的因素所引起的,和孩子平时的饮食有着直接关系,所以调理孩子们的饮食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注意饮食的温热和清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