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它的发病率很高,以2岁以下宝宝发病最多。以宝宝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在治疗小儿腹泻时一定要选择一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以使让宝宝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一种小儿腹泻推拿治疗法,请大家认真阅读。
一、采用推拿捏积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时,可酌情选用补脾土、揉板门、揉外劳、运内八卦、揉脐、摩腹、按揉足三里等推拿手法,捏积疗法中运用推拿的推、捻、捏、提、按、抹等手法,配合其他推拿手法与穴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二、补脾土:脾土穴在拇指桡侧边缘,医者用左手食、拇指捏住小儿大拇指,用右手指腹循小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
三、揉板门: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医者用右手拇指指腹旋揉小儿手掌大鱼际。
四、揉外劳:外劳宫穴在小儿手掌背正中,医者用右手食指指腹,按揉小儿手掌背中心的外劳宫穴。
五、运内八卦:内八卦穴在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内八卦穴为一圆圈。医者用左手捏住小儿手指,用右手拇指在小儿掌心做圆圈运动。
六、揉脐:脐即肚脐,医者用中指指腹或掌根揉之。
七、摩腹:腹指小儿腹部,医者用四指指腹或全掌放在小儿腹部做圆周运动。
八、按揉足三里:足三里穴在膝下三寸外侧一寸,医者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在足三里穴做按揉。
九、捏 积:捏积时,主要将手法作用于小儿后背的脊柱及两侧,脊柱属中医督脉,主一身之阳,捏脊可调理阴阳,健脾补肾。操作时,医者以双手食指轻抵脊柱下方长强穴,向上推至脊柱颈部的大椎穴。同时双手拇指交替在脊柱上做按、捏、捻等动作,共捏六遍。第五遍时,在脾俞、胃俞、膈俞做捏提手法。六遍结束后,用两手拇 指在小儿的肾俞穴轻抹三下即可。捏积疗法在每日晨起或上午操作效果最佳。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小儿腹泻推拿治疗,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特别强调:宝宝应避免冰凉食品、不要暴饮暴食,同时随着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