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婴儿腹泻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关键主要是看婴儿的大便次数以及大便的色泽。但是仅仅这些是不够的。父母还应该对腹泻的种类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让婴儿早日恢复食欲,恢复健康。具体来讲,腹泻主要有3种。
婴儿腹泻的种类解析:
(一) 生理性腹泻。有的婴儿出生不久就出现黄绿色的稀便,大便次数也多,但精神很好,没有呕吐,食欲始终很好,随着年龄增长,于添加辅食品后腹泻自然消失。有生理性腹泻的小儿,通常在摄取牛奶或鸡蛋等异体蛋白质后,甚至在受到日晒、风吹或衣服的磨擦后,易发生皮肤湿疹、体温升高等现象。
(二) 消化不良性腹泻。在婴儿腹泻,最常见的是由于喂养不当,不是吃得太多,便是吃得太少;天气太热,突然受凉;频繁调换新的食品等,均可因消化不良而引起腹泻。消化不良性腹泻有发热、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大便呈稀糊状、蛋花汤样或水样,甚至带有粘液。
(三) 感染性腹泻。由于细菌、病毒或霉菌侵入肠胃道引起的腹泻称感染性腹泻。患有这类腹泻的小儿多数有发热,呕吐不一定是主要症状,粪便有异常臭味,含有粘液或脓血,如不及时治疗,则腹泻会持续或加重。由于引起腹泻的病原体不同,其腹泻又各有其特点。
小儿腹泻都有哪些主要症状呢?
轻型腹泻:大便每天约3~10次,黄色或黄绿色,稀糊状或蛋花汤样,有酸臭味,偶尔有恶心、呕吐。患儿精神状态好,无明显口干、眼窝凹陷、尿少、皮肤弹性差等脱水症状。
重型腹泻: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也可由轻型腹泻转化而来。大便次数一般为每天10~15次以上,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水分多,常伴频繁呕吐,小儿精神萎靡,高热,腹胀,脱水症状明显。
另外,某些母乳营养成分超过婴儿需要和消化功能也可使婴儿发生腹泻,此种腹泻称为“生理性腹泻”。“生理性腹泻”的婴儿大便每天几次甚至十几次,每天大便量不一定很多,一般没有特殊腥臭味。家长应该了解,此种腹泻并不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无须特别的治疗。
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又称“秋季腹泻”,大多在秋季8、9、10月份流行。发病多为3岁以下小儿。往往起病急,大便呈淡黄色水样便,量多,无粘冻,无腥臭。多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如咳嗽、流涕等,有的伴有发热。“秋季腹泻”病程较短,约3~8天自然痊愈。
通过对腹泻的种类的了解,可以让父母更加自如的面对婴儿腹泻。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婴儿更早的恢复健康。对于小儿腹泻患者来说,治好疾病是最主要的目的,小儿腹泻患者除了到正规医院进行医疗外,合理健康的饮食也是不可忽视的。